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2022年度十大新闻
作者: 发布于:2023/3/18 13:57:09 点击量:
编者按:2022年,极不平凡!通大附中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手抓,各项工作呈现喜人发展态势。学校每一项成绩背后都离不开所有附中人的顽强拼搏、砥砺前行。现梳理并总结学校2022年十大新闻,凝聚起所有附中人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以实干精神逐浪前行、聚力发展。 1.全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全校掀起了深入学习、热烈讨论、广泛宣传、狠抓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各支部集中开展了专题学习研讨。党委书记成平组织思想政治学科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专题备课,并在“博雅讲坛”面向高一全体学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2.市委组织部宣布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决定 8月25日,学校召开全校干部教师大会,市委组织部宣布关于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决定:范永梅同志任校长、党委副书记,朱振华同志任党委委员、副校长。新调整的领导班子明确了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信念,强化学习,勇于创新,抢抓机遇,为南通建设现代化教育高地、新时代教育之乡贡献附中力量的奋斗目标。 
3.学校顺利通过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复审 8月下旬,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反馈四星级普通高中复审意见,我校各项办学业绩显著,办学特色日益鲜明,高质量达到评估标准,顺利通过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复审。为加快推进学校高品质高中建设,我校积极申报“篮球文化场域下‘智仁勇’精神浸润式课程建设”基地,成功通过省级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评审,成为南通大市唯一拥有4个优质省级课程基地的普通高中。 
4. 校园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平稳有序 4月、9月、10月、11月,因疫情防控高三年级四次进行封闭教学,其他年级进行线上教学。学校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团队高效应对,职能部门分工协作,教职员工积极响应,后勤保障服务到位,尽最大力量保障师生安全,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形成了具有鲜明附中特色的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线上线下教学同步开展的成熟模式。 
5.高考成绩再创附中历史新高 2022届高考成绩再创学校历史新高:高分人数再次突破,600分以上4人,高位次人数再获提升,全省排名前五千名3人,前一万名21人;本一上线率达44%,实现再攀升。在市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中获评一等奖,高三历史、物理、地理等三个备课组在市直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获表彰。 
6.全市首个中学“青马基地”揭牌 10月17日,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团市委在我校设立南通市首个中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教育基地并揭牌,我校与通大马院共建的“青马讲堂”一同揭牌。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22年,高三年级团总支被授予“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称号,“雅正”青年援助先锋队获评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成为唯一获得该项荣誉的学校组织。陈海宁入围江苏省“最美中学生标兵”,陆熠欣入选“南通好青年”。 
7.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范永梅获评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成平、杨彬获评正高级教师,杨彬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第六期培养对象,朱振华、韩慧贤被评为南通市第六期江海英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4名青年教师入选南通市“1115”培养工程局直学校首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范永梅、严涵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5人在省第十四届“行知杯”论文比赛中获奖。在各级各类优课评比及基本功竞赛中,3人获大市一等奖,8人获市直一等奖。 
8. 附中劳动教育实践成为南通样板 我校劳动教育形式多彩、内容丰富,获评“南通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优秀学校”。11月11日,南通市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专题培训班学员参观我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生动呈现了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和智慧。学校“基于生命成长的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实践”,融劳动教育与生态教育为一体的校本化课程得到江苏教育频道等媒体的广泛推介。 
9. 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获省市肯定 我校不断拓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完善心理谈话与帮扶、心育委员培训与管理等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持续在公众号开设“心理微话”专栏。3月,学校获评“南通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1月,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获评“南通市四星级心理咨询室”。12月15日,我校接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督导,并得到督导组充分肯定。 
10.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学校男女篮球队双双荣获省运会季军;魏澄贤获全国网球赛双料冠军,王卓凡获省运会女子花剑团体第一名;吕可心获省书法展示赛特等奖;阚浩南获省生物学联赛一等奖;白芯羽、袁钰涵获市中小学生廉洁主题书画大赛一等奖;于蔡瑞获市“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高中组一等奖;经典诵读《可爱的中国》获市直特等奖;校健美操队获市团体第一名,校男子足球队获局直高中校园足球联赛冠军;一批同学参加“三独”比赛获佳绩。 
|